2018年蚂蚁金服从“相互保”到“相互宝”的风波,让相互保险这一形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上,相互保险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和上千年的渊源。从公元前2000年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载有的目前存世最早的关于互助保险雏形的记载,到1984年《解放日报》刊登中国船东互助保险组织成立的消息,穿越千年的相互保险印记以图文形式一一展现在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下称“众惠相互”)办公室走廊的墙上。
但相互保险在中国依然是一个新鲜事物。
作为中国首家相互保险社,回顾众惠相互这两年探索和发展的路径,无论是起初的宁波慈溪农村互助项目、临沂大货车司机互助项目,还是如今的特定病种互助项目,“我们发现相互保险在封闭群体、特定场景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优势,尤其是和相关产业跨界合作、互相借鉴,可以为会员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及保障服务。”2019年1月10日,众惠相互董事长李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李静的这番体悟与她的从业经历密不可分。“保险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风险管理也要向产业取经。”她在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国平安工作时,曾通过向海洋货物运输行业取经,与团队一起解决了花生、鱼粉等风险特殊而保险公司风控经验又不足的矛盾,为保险公司最终扩大海洋货物运输险承保范围创造了条件。
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也为相互保险“插上了翅膀”。目前,众惠相互的会员已由546名增至8万多名。“移动互联在更大范围内聚集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人群,突破了传统相互保险的地域和范围限制,为相互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使相互保险组织的运行更加透明。”
众惠相互的定位是“小而美,专而精”,但这显然并非易事。“我们自筹备期便开始酝酿和培育一些垂直领域的项目,很多项目光是培育期就已超过1年。包括我们前期历时两年开发的针对慢性肾病患者的专属相互保险计划,以及我们正在为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开发的相互保险产品,希望填补目前市场的空白。”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李静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孟子的这段表述,“这也是相互保险的精髓和使命,即群众之间的互助共济,共同抵抗天灾人祸,创造更美好生活。”
探索中国市场的相互保险路径
万事开头难。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静坦言,众惠相互在筹建和发展过程中,的确遇到不少挑战。“相互保险组织和股份制公司差异较大,在初始运营资金性质认定、法人治理架构、日常监管制度体系等方面均无定式可循,尤其我们作为中国首家相互保险组织,相较其他公司遇到的新挑战、新困难更多。”
2014年5月13日,原保监会颁布了《相互保险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从那时起,我们就通过各渠道收集、整理了大量国内外相互保险资料,包括相互制的法律法规、法人治理、运行模式等,并且向北京大学金融法中心、中央财经大学等学界取经,聘请普华永道、天元律所及安杰律所提供全程咨询服务。”
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众惠相互在2016年6月22日获批筹建后,仅用100天时间便完成了筹建工作,同年9月30日正式提交开业申请。
李静表示:“在近两年的实践中,监管部门对相互保险的试点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给予了许多指导,但相互保险组织与传统保险公司在法人治理、资本与偿付能力、财务处理以及市场规则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差异,相信未来会有更明确、更具针对性的监管规则。”
作为中国新兴的保险市场主体,除适应监管规则外,“如何盈利、多久盈利”则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李静强调:“相互保险组织不以为股东盈利为发展目标,然而为了更持续、稳健地发展,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保障会员,相互保险组织也需要盈利。就众惠相互而言,所有的出资人都希望我们能够走出相互的模式和道路,而不是只看短期业务规模和利润。”
相互保险组织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股东,初始运营资金出借人与相互保险组织仅存在债权债务的关系。与股份制保险公司经营利润及亏损归属于股东不同,相互保险组织由全体会员共有,相互保险组织的会员以保单为限,享有相互保险组织的经营成果。
“就目前监管要求及市场情况看,相互保险组织既可以经营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也可以探索和发展相互特有的产品和模式,而后者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根本使命,且能为我们带来稳定的会员群体,并带来真正高价值的发展。”李静续称。
深耕垂直和特定领域
近期,众惠相互加入了国际合作与相互保险联盟(ICMIF),成为这一国际组织的首个中国成员。作为会员单位代表,李静应邀参加了ICMIF在香港举办的2018亚洲研讨会。
“我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国外相互保险组织基本都是从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的服务起步。例如,有的专门服务教师、有的专门服务农民、有的专门服务军人、有的专门服务医护人员,它们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这些国际相互保险从业者的成功经验看,必须得深耕细分市场,立足特定领域,形成该领域的风险管理及服务能力。”
纵览众惠相互的探索和发展路径,也可以看出其深耕垂直领域的强烈意愿。“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发掘相互保险的模式优势,发现并解决未被充分满足的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的特定保障需求,解决用户的痛点,丰富现有保险产品的种类,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相互保险发展之路。”
以这一理念为纲,在前期推出宁波慈溪农村互助、临沂大货车司机互助、特定病种保障互助项目后,近期众惠相互在成都联合520名妈妈共同发起了一项少儿家庭医生互助计划,以期实现妈妈们“让孩子在家门口找到好医生”的愿望。这一计划依托四川大学华西二院的医疗资源及培训能力,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现已覆盖成都10个区县百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直通专科医院”的医疗服务。
李静指出,这一计划是众惠相互高效打通并整合医疗、保险及健康管理资源,在美国“管理式医疗”(HMO)模式的基础上,加入相互保险“自发起、自传播、自运营、自获益”的机制,因地制宜构建的“参与式医疗”模式,通过契约安排和管理手段有效实现了医疗费用管控、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及儿童健康水平提升。这种“参与式医疗”模式体现了相互保险“会员共有、会员共享、会员共治”的特色。
对于相互保险的风险控制,李静表示,一方面,聚焦专注,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特定领域风险的精准识别、定价和防控;另一方面,因为相互保险特殊的所有制形式,会员和相互保险组织的利益一致,通过参保会员的自主管理和相互监督,可以有效避免不当经营和被保险人欺诈导致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