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医生:成为儿科医生,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

来源:超级妈力 发布日期:2019-12-06

有人说,中国最珍稀的保护动物是熊猫,比熊猫更珍贵的是——儿科医生。

为啥?因为,宝宝就是“熊猫”啊,但是熊猫的医生还真不多。

并且除了看病,还得花费时间跟宝宝和家长建立信任基础,从父母、婆婆奶奶甚至保育员处,全面了解宝宝的病情,有时候堪比破案。

 

每日在孩子的哭声中度过,有耐心、好脾气是儿科医生必修课。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不仅仅是站在专业的角度,去完成诊疗,还要在诊疗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理解宝宝,尊重宝宝。看着战胜疾病了的小宝贝,恢复原有的活力与笑容,陈媛医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和骄傲。

 

医疗温度,在陈媛医生来理解,是相互的,不仅仅是医生为宝宝输出有温度的医疗,医生也会从患儿和家长处,感到暖心。

 

“成为儿科医生,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为啥会成为儿科医生?


陈媛笑着说,最开始是被主任热情“诳”来的。


儿科缺人,行内的人都知道,但那个时候刚毕业的陈医生,因为主任太热情,招架不住,傻兮兮就来了儿科。

 

在成为儿科医生之前,陈医生对孩子并不感冒。在住院部的经历改变了她对于孩子的看法。看着孩子们愁眉苦脸的进来,到慢慢的恢复活力,他们笑眯眯的看着你,扯扯你的眼镜,抓抓你的听诊器,她开始一点点地喜欢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当孩子们对着你笑,心都要被融化了,你也会不自觉地对着他们笑,所有烦恼都没有了。久而久之,越来越喜欢孩子。”

 

长时间跟不同的孩子、家长打交道,让每个儿科医生身上都有一种特别的气场。看一眼孩子就迅速的知道该怎么哄、怎么办。

 

“之前,我其实并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当时成为儿科医生后,不自觉的培养了自己的耐心,也是一种成长和收获。是可爱的孩子们教会我更有耐心,更坚强。”陈媛感叹道。“生小孩之前,我觉得24小时呆在医院,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生活中遇到什么烦心事,一忙就忘记了,你看着这些宝宝笑起来,自己也会很开心。”

 

在别人看来又累又费劲的儿科,在陈医生眼里,是最有爱心也最有成就感的科室。

 

“不仅治病,还会治心,她选择与妈妈们站在一起”

有人说,为人父母的儿科医生,才是一个好的儿科医生。

 

“成为妈妈之前,我认为我已经最大程限度地考虑宝宝的感受,考虑家长的感受。但成为妈妈后,我才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陈媛说。“即便自己是医生,但遇到自己宝宝打针这种情况,我也会着急心疼,会止不住流泪。晚上宝宝鼻子堵,自己也会感觉自己呼吸困难一样,跟宝宝一起难受。”

 

当妈妈后的陈医生,更懂得理解妈妈养育的困难与焦虑,“有时候感觉在跟全世界对抗”,也更能够深刻体会宝宝生病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低气压”情绪和负担。

 

“研究药物成分、查阅医学资料,面对孩子一丁点症状,有些妈妈都会疑心焦虑重重”。“为了安抚鼓励妈妈,我会给她们一个拥抱,有时会让妈妈们在诊所释放下情绪,给予足够安慰和理解。”

 

不仅仅以医生的身份,更像是一位朋友,分享自己的家事,与妈妈们一起探讨养育的难题。

 

“这样不仅能更全面地了解到宝宝的情况,同时也帮助妈妈调整好心态,而妈妈的心情对宝宝病情的好转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陈医生说,成为妈妈后,她更愿意花心思做这些细腻的事情。安慰鼓励妈妈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宝宝诊疗提供更好的护理。

 

关于看诊,陈媛也有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医生还是父母,都应该尊重宝宝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们自身的感受。”

考虑宝宝的感受。选择宝宝生理、心理都能接受的更为舒适的方式,能够跟妈妈们站在一起,她说,这才是现代儿科医疗,体现有温度的地方。

 

成为华西妇儿联盟的家庭医生,追求有温度的医疗

陈媛第一次了解到“家庭医生”,是在大学课堂上。


那时老师说,家庭医生不仅是对健康疾病的诊疗,甚至是还要管病患的家庭琐事。更像是一个社区管理者。“家庭医生”这个概念便深深记在了她的心里。

直到从三甲医院离开,选择加入华西妇儿联盟,她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成为儿科医生的意义。

 

“在华西妇儿联盟,和家长的沟通是密切集中的,是跟公立医院因接诊人数过度,而忽略充分沟通,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包括诊疗的思路,公立医院因为病患密集,医生更多的是关注疾病本身,重点在于疾病的诊治,而华西妇儿联盟家庭医生服务,从密切关注宝宝病患病情发展出发,结合既往史、过敏史、甚至家庭环境、养育人员的护理能力,通过密切随访和复诊,从而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在陈媛看来,从公立医院固有的看诊模式,到如今更人性化的看诊环境、科学的诊疗模式,包括华西附二联盟转诊系统、充分的家庭护理指导、线上线下及时的随访、复诊以及其不定期的科普宣传,更深入地增加了与妈妈们的信任,让宝宝得到更优化的诊疗。这正是她一直想要做好的事。

 

“成为医生,我想要追求的其实是有温度的医疗。而华西妇儿联盟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如今,在我这里看诊的宝贝,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除了看诊还建立了很多情感的联结,有时候我就在想,看着这些宝宝长大,慢慢这些曾经看诊过的宝宝在建立家庭后,也愿意把自己的宝宝放心的让我诊疗,出现在我面前,那对于我来讲,是一件太有成就感的事情。我一定会特别感动。”

 

都说医患矛盾大,尤其是儿科。但是成为家庭医生后,真真正正地拉进了与家庭之间的距离,于医生、于患者都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