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家全国性相互保险组织——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简称“众惠相互”)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该公司2024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08481万元,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296601万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6.81%,实现了业务规模的稳步增长,承保及投资双线盈利,业务结构与品质整体向好。同时,作为“会员制”相互保险机构,截至2024年底,众惠相互会员人数已超362万名,在运营的会员互助类项目超10个,覆盖人群超百万人次,在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分展示了一家具有普惠基因的特色险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众惠相互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交出亮眼答卷。众惠相互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健康险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公司承保盈利持续稳定,业务结构与品质整体向好,进入持续盈利的上升通道,彰显出特色险企的高质量成长性。
在业务策略上,众惠相互围绕短期健康险,打造“护城河”,扎实专注于百万医疗险、重疾险等商业健康险领域,服务大众用户。尤其是在带病体保险方面,累计上线产品超30款,其三高百万医疗、肾病、乙肝、母婴、老年人等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为会员带来可信赖、高品质、全流程的医疗健康保障服务。
在业务结构优化上,公司聚焦保险年轻化趋势,精准识别年轻用户实际需求,以其感兴趣的方式呈现,让对的保险找到对的人。据统计,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推进,30岁以下年轻客户占比达40%,形成了“年轻化、高黏性”的会员结构。
在风险管理方面,众惠相互2024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6.81%,在业务稳步增长的前提下,通过苦练内功,保持较高偿付能力水平;最新风险综合评级为BB级,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获评A类,处于行业较好水平。综合来看,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经营稳健,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新市民服务中,“深圳众惠保”项目已持续运营8期,参保新市民人数超20万人次,包括快递员、外卖员等灵活就业者,赔付案例覆盖从出生不足1岁的婴儿到百岁高龄老人,提升弱势群体保障覆盖面,真正实现“普惠无死角”。
科技是普惠保险的“翅膀”。2024年,众惠相互科技投入同比增长210%,技术人员占比近50%,成功上线了一系列数字化项目,包括数据仓库、产品工厂、AI机器人等,为公司业务发展和服务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理赔智能化服务上,公司通过自研模式打造了集成化的风控平台——“智惠赔”,依托“机器学习模型/大数据算法+智能规则引擎”组合拳,提升互联网健康险理赔效率。目前,线上化率达92.3%,单证齐全1日结案率99%,最快结案时效3秒,理赔效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024年,服务会员337万人次,赔付件数6.6万件,会员满意度超96%。
同时,针对老年人群,众惠相互提供大字版的服务界面和语音导航功能,客服系统添加“老年人服务标签”,自动识别60岁以上老人并自动匹配专属人工座席,通过一系列适老化功能改造,以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发展。
众惠相互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具有普惠属性的相互保险机构,众惠相互坚持以技术推动创新,持续聚焦较难触达和相对薄弱的保障领域,提升保险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保障性,发挥好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提供更可得、更温暖的普惠保险服务。站在新起点,众惠相互会继续以监管政策为罗盘,以会员需求为坐标,在普惠金融的征途上书写相互保险的时代答卷,为构建“覆盖全民、科技赋能、共建共享”的现代保险体系贡献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