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保】相互起步四周年:“众+惠”,守望相助,呵护向善的力量

来源:今日保 发布日期:2020-06-23

楔子:

1988年9月的北大,涌动着与往年初秋不一样的热浪。

 

88级法律系的课堂上,一个短发、瘦削、清俊的女生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一段话:“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这句话,给了女生一个更辽远的视角。

 

1992年3月,一个仍觉料峭的周五傍晚,女生走进位于北京东长安街六号那栋红楼的传达室,询问是否招人。快下班了,但楼上保险理赔处的处长还是拿了一沓材料让女生回去翻译,下周二交稿。

 

自此,这栋大楼多了一个灵动而朝气的身影。

 

中远集团代管的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这是一家全球性相互保险组织,女生的第一份工作就与相互保险结缘。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孟子的理想之境不正是相互保险所做的平常事吗?女生怦然心动。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2016年6月22日,中国保监会批准三家相互保险社筹建;2017年2月14日,国内首家全国性的相互保险组织——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正式开业。这是中国保险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刻——相互保险,这个在国外与商业保险各占半壁江山的组织形式,终于在我国落地生根。

 

为了这一刻,当年那个女生奔跑了24年。

 

2020年4月10日,年仅60岁、被确诊为CKD5期尿毒症的湖南醴陵王先生,收到了众惠相互送来的理赔金,在绝望之中看到了希望——半年前,女儿为他投保了“肾爱保”,这是众惠相互专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量身打造的创新产品。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当初那句让女生无比心动的话,从愿景变成了现实。


李静.jpg

 

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董事长、创始人李静

 

今天的她在朋友圈写道:“地球是一个村落,我们共同努力,让仍在面对风险、困苦与不确定性的村民拉起手来,互助共济,连续成一个个村落,让无数的村落连接起来,连成岛屿、连成大陆……”

 


1.缘起相互,缘定众惠

 

从第一份工作与相互保险结缘,到筹备成立相互保险组织,李静走过了24年风雨路。

 

一念生,需要机缘;念成真,则需要知行合一、厚积薄发、百折不挠。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让李静对相互保险这一组织形态有了概念和认知。而随后一步一步身临“险境”、踏上“险途”,则让李静对保险业的运行机制有了切身的体会和实践。

 

从央企总部到深圳平安,从远洋航运到海上保险,在1993年春天的故事中,她从保险起源走到现代保险的核保、再保、理赔;在1997年金融整顿分业经营的大潮中,她被派到平安北京代表处,成为集团最年轻的A类干部,亲历了波澜壮阔的综合经营之路;随后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喷薄爆发之际,她开始分管银行保险业务,成为中国银行保险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者;2012年进入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首期班,又使她站在了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的风口上。

 

命运就是一个一个偶然汇聚成为必然。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步跨界与跨越,都在为李静的梦想版图添梁加柱——创办一家相互保险组织的念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这是因为多年的“险途”生涯,让李静看到了传统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之间的“断层带”——如农业、渔业、交通等高风险领域,如带病人群,如跨界领域。

 

由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大家一起共同管理风险,“共建、共治、共享”;会员与相互保险组织利益一致,共同维护自身权益,共同抵抗天灾人祸,而不是和保险公司博弈。

 

相互保险独特的内在机制决定其能够延伸到传统商业保险无法企及的专业领域及细支末梢。尤其在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人群,相互保险作为一种纯粹的风险保障性产品,因其与会员之间的互信关系而实现低费率、低成本、高性价比的特点及优势,能够发挥较强的风险处置和风险转移功能,能较好地平衡特定风险、提升投保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相互保险更具普惠性,更适合应对纯粹风险,更能固守保险的本源。

 

作为国际传统、主流的保险组织形式之一,相互保险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和上千年的渊源,先于股份制保险产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相互保险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2017年,全球相互保险的市场份额约占1/4,服务会员/投保人9.22亿人,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2007至2017年全球相互保险增长29.8%,高于全球保险行业的增长速度。

 

在我国,相互保险尚未获得充分发展,据ICMIF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年末,中国相互保险市场份额却仅为0.2%。对于相互保险这一组织形态在我国落地,监管层一直在推动。

 

2014年5月13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相互保险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就相互保险组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速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

 

2015年6月,国务院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加速发展相互保险等新业务”。

 

一系列举措预示着监管层正对相互保险开闸放行。

 

早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起步元年,就辞职创业、筹备建立相互保险组织的李静,欣喜万分——自己的预判得到了验证,相互保险将成为国家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监管放行是一方面,自身能否达到准入标准才是关键。

 

法律专业出身的李静知道,要想成功创立相互保险组织,必须深入了解这一组织形态的法律体系、监管机制、运行机制、组织形态、公司治理、业务资本构成等方方面面与股份公司的区别。为此,她求助于母校北大金融法中心,把美国、日本、德国的保险法全都找来翻译了一遍。

 

2015年元旦,在北大图书馆李静找到了一本1901年(明治34年)日本保险法的手抄本,里面有关于互保公司非常完整、详细的规定,这让她脑海中的思路与脉络愈加清晰起来。此外,她还请普华永道做咨询,把国外相互保险组织创建及转制案例都认真研究了一遍,为筹建相互保险组织做足了功课。
 

2015年1月23日,中国保监会印发《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后,李静第一时间向保监会递交申办材料
 

2016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开展相互保险社试点并进行工商登记注册;5月,中国保监会第6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众惠相互、汇友建工和信美相互三家相互保险社的筹建申请;6月22日,正式批准筹建,标志着相互保险这一国际传统、主流的保险组织形式将在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实践探索,我国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建设迈出了全新步伐。


2017年2月14日,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率先开业启航。

 

“补短板、填空白”的设立初衷,“互助共济、风险共担”的核心理念,“呵护向善的力量”核心价值观,聚焦特定人群的特定保障需求——李静对众惠相互的定位,为众惠相互注入了差异化、“小而美”的基因。

 


2.百折不挠,矢志攻坚

 

众惠相互位于金融创新窗口深圳前海,初始运营资金10亿元,由前海金控等12家企业及自然人提供初始运营资金,以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546名中小微企业及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主营业务包括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短期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等。

 

作为我国首家“会员制”保险组织,众惠相互是探路者、先行者。

 

与股份制保险公司不同的组织形式,却要达到与其相同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信息系统、组织架构、治理机制、核心资本、责任准备金、偿付能力等等,每一项都要达标。

 

10个亿初始运营资金的界定和募集是对李静的第一大挑战。由于这10个亿是债权而不是股权,出借人提供的是初始运营资金借款,出借人不是股东;但又要符合核心资本的所有条件,满足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无先例可寻,无规则可鉴,确实挺难的。

 

李静请了普华永道作专业咨询和多次向保监会汇报,最终确认初始运营资金借款的财务属性及会计处理,但同时,这个债的要求也特别高:期限长,十年以上;条件高,必须符合偿付能力监管的要求,盈余公积加未分配利润之和要大于初始运营资金才可以偿还本息;程序复杂,还债要经过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以及保监会核准之后才能还本息;还要签署减计条款。

 

严苛的条件,给初始运营资金的募集,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带来极大挑战——对相互保险有情怀还要有资本,有热爱还要有耐心。李静怎么说服大家来投?

 

一是相互保险在国际保险市场的地位,在我国未来的前景;

 

二是优质长期债的资产属性,持续稳定的收益;

 

三是外部严格规范的监管,内部公开透明的经营;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静自己的跟投,这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

 

从2016年6月22日批筹时的2亿元初始运营资金,到9月27日创立大会时直接增资到10个亿,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第二大挑战接踵而来,要创设出中国相互保险的组织形态和治理规则;筹备组权力来源于哪里?章程怎么设?会员代表怎么选?创立大会怎么开?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难题。

 

从一开始,李静就严格按照相互保险的组织形态来规划组织架构、治理结构和章程规则,而不是照搬照抄股份公司。筹备组的权力从哪里来?不是保监会的批筹文件,也不是出资人的指派,而应该是全体发起会员。筹备组成员逐一拜访每一位发起会员,每一项权力都来源于发起会员的授权,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事事有规则,事事得授权,事事按流程”是众惠相互筹备工作的第一原则,真正自下而上搭建起来从会员出发,以会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治理模式,100个日夜的苦战,2016年9月27日,众惠相互召开了500多人参加的创立大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相互保险组织的章程,真正开启了相互组织治理的先河。

 

严谨规范的组织和治理架构,完全市场化、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不受资本控制、立足会员福祉的经营角度,使得众惠相互自启航之初,就快速步入独立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

 

会员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确立了公开透明、公益普惠的相互运行模式,保障了众惠相互的独立运行、专业经营,使得众惠相互能够在审慎的经营节奏下稳步前行,有效避开了金融市场的坑洼陷阱、风云雷电。

 

2019年,众惠相互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41亿元,业务规模同比增长92.98%,业务增量3.57亿元,其中健康险占比过半,实现保费收入3.91亿元,占比52.77% ,规模同比增长414.60%。截止到2020年05月31日,众惠相互共有1670391名会员,其中个人会员1670071名,企业会员320名,已形成稳定的会员群体。

 

偿付能力方面,众惠相互建立了以偿付能力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2019年,众惠相互第四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为479.56%,全年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IRR)均被评为A类机构。

 


3.聚焦跨界,精耕细作
 

大健康时代,仿佛到处都是跨界风口,但阡陌纵横之下处处堵点,难以贯通。

 

保险+医疗,是众多险企涌入的风口,但真正打通全链条的寥寥无几。

 

“从最难的点,是要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从别人不想做、做不来的事入手。”这是李静的跨界思路。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是核心,而分级诊疗则是最主要的实施路径。但分诊诊疗正是国家医疗制度改革最难的领域,尤其是儿科医疗资源的配置,更是难上加难。

 

一位三甲医院的负责人表示:“实现分级诊疗,并非易事。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大家又不放心。分级诊疗中有几个关键因素,比如转诊通道是否畅通,上级医院是否舍得放,基层是否接得住等。”

 

难,是因为各方各持一利,难以各司其职又能形成合力。医院、医生、社区、家长,要朝一个方向走,动力是什么?

 

早在2017年,众惠相互即联合华西二院、福瑞股份,共同履行社会责任,在成都高新区围绕基层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共同试点打造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即“华西妇儿联盟”,为当地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通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下沉,成为打开这个结的关键。

 

原理是由华西二院牵头,建立面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生的培训、准入体系,打造一批技术过硬的“联盟医生”。家长则可就近在社区通过“华西妇儿联盟”认证医生体验“华西”标准化的服务流程、看诊流程、用药流程。对于病情严重、紧急或需要的病患,则可通过分级诊疗转诊系统快速转诊至华西,真正的打造一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的分级诊疗模式。

 

但问题是,怎么保证社区医生水平、社区医疗质量达标,社区居民信吗?社区分流患者,门诊量少了,怎么办? 

 

华西妇儿联盟中,华西二院和福瑞股份牵头解决专攻医疗质量同质化问题。

 

一是以培养“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儿科医生”为目标,成立由三甲医院、卫健部门、医学协会共同参与的质量控制委员会,建立面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生的准入体系和执业标准。构建医生培训标准、培训指标转化体系,通过线上持续培训,确保社区医生专业水平达标。

 

二是统一使用标准化的华西妇儿联盟结构化病历,并对病历质量进行监督把关,对联盟医生问诊、查体、检查、用药等诊疗行为开展个性化评价指导,确保其掌握50类儿科常见病临床路径。

 

三是联盟医生7×24小时服务,家长可随时在线咨询,真正的做到“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找到好医生”。

 

四是开发“分级诊疗转诊系统”,依托互联网打通就医、转诊通道,确保服务全链条畅通,确保“大病”可快速直接转诊,打通“生命之路”。 

 

如何把各关联环节串起来?李静说,金融是最好的手段。众惠相互就是用保险产品这一高度融合的支付工具,无缝连接医保。

 

第一,为儿童定制家庭医生互助计划,家长加入后即可选定一名联盟医生作为孩子的家庭医生,建立专属医疗档案,负责日常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并通过定期体检等方式监测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小毛小病”家长可随时咨询,都会一一及时解答。这样,社区医院和医生的定位就发生了变化,职责不只是看病,还包括健康管理,真正的起到了“健康守门人”的角色作用。

 

第二,可实现门诊费用直赔到账、无起付线。孩子有了头痛脑热,可直接在线预约社区就诊,无需挂号等待,看完病拿了药后,由众惠相互进行直赔,无需家长再付费,一年2000元额度,简单方便。

 

第三,孩子如果遭遇不幸,发生了“大病”,可经过家庭医生诊断后,在线一键转诊至华西,立即就诊治疗。同时,此互助计划中包含100万元的大病医疗费用,可极大程度的缓解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为孩子康复治疗提供支持。

 

而且此互助计划也充分体现了相互保险“公益互助、透明经营”的显著特点。

 

一是运营机制透明。该计划单独核算,众惠相互只收取少量的固定管理费,定期公示赔付情况及财务经营结果,充分保障参与家长、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知情监督权。

 

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收支平衡为原则,严控自身经营成本,不与其他中介结构开展销售代理业务,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支付手续费及佣金,年度结余中不低于70%用于改善医疗基层机构的服务条件,增加医生培训,适当对家庭医生进行绩效激励等。

 

三是会员共同治理。加入互助计划后,所有参保会员均签署会员公约,规定可参与产品设计升级及结余分配等重大事项决策。同时,家长可对家庭医生诊疗及健康管理服务进行评价打分,直接影响着医生的绩效,行使自身“自治”权利。

 

截至目前,“华西妇儿联盟”已覆盖成都11个行政区,包括妇幼保健院8家、基层医疗机构107家、认证家庭医生135名,并正向达州、巴 中、眉山、资阳、西昌等地数十家医疗机构拓展。

 

已为成都市4.38万人次轻症儿童提供线上预约、标准化看诊及直付结算体验,其中仅1.2%患儿转诊到华西附二院。试点区域中,基层儿科看诊人次同比增长 79.8%,次均看诊费用同比下降24.20%,极大缓解了孩子看病难题。

 

进医院、进社区、进校园,将风险管理前置为健康管理、病程管理;打通分级诊疗堵点,通过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参与的良性互动,让医联体转起来,破解了儿科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放心、医疗资源供需失衡”等难题,“华西妇儿联盟”得到广大基层医生、社区居民、家长朋友等广泛认可,这一创新模式获得了国家、省卫生健康委、医保局等单位的高度评价,也深受当地“妈妈们”的好评。

 

这是一次“相互保险+科技+医疗”的成功跨界探索,为分级诊疗这个国家医改最艰难领域的改革攻坚提供了创新样本。

 

跨界背后是专业力量的支撑。为了找到跨界逻辑,打通堵点,李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到清华五道口和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去学习,切入到卫生经济和医院管理领域,以专业的语境与医院对话,找到共同目标的动力逻辑,找到每个细节末梢可能存在的堵点,逐个打通。

 

除了跨界医疗之外,聚焦特定人群、特定领域的特定保障需求,开展健康管理和防治服务,也是主要方向。

 

众惠相互围绕慢性肾脏病(CKD)群体,推出全国首款CKD可带病投保的相互保险产品——“肾爱保·爱多多肾病互助保险”;针对“三高”等慢病群体,开发“惠享e生·众惠百万医疗保险”,联合大健康领域多个优质服务者,构建一体化病程干预及管理机制等等。

 

众惠相互把相互保险“公益、普惠”属性发挥到了极致,这样一家“不一样”的保险公司,让众人感受到了它的“善”意。

 

读大学时记下的那句关于法律的话,今天的她终于可以坦然地说适用于自己的事业——“相互保险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成果。”

 


后记:用科技的力量呵护理想家园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2300年前孟子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家园之时,可能不会预想到会有一种组织形态和金融产品为这个理想家园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技术支撑;也不会预想到会有一种科技的力量能够冲破地域的桎梏,让这个理想家园无限延伸,大方无隅,大象无形;更不会预想到会有一批充满理想、热情与智慧的年轻人,为了这个理想家园殚精竭虑、日夜奋战,让这种最古老最淳朴的善之机制携最新科技之势呼啸而至,引王者归来。我们一起,呵护美好乡村,呵护向善的力量!”

 

这是李静发到朋友圈的一段感慨。

 

24年的探索与实践,先行者李静蹚出了一条“众与惠”之路,探索出跨界医疗健康、助力分级诊疗、共建共治的相互保险模式。

 

大健康时代,保障属性更强的相互保险正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据预测,到2024年,我国相互保险市场规模为7600亿元,占总体保费将达10%。

 

规模在眼前,路径在哪里?探路者众惠相互,下一步还将在哪个领域弥合保险断层,打通跨界堵点?

 

答案令人期待。